關閉→
當前位置:摩登都>親子互動>育兒寶典>教育孩子家長要少說話

教育孩子家長要少說話

摩登都 人氣:7.18K

教育孩子家長要少說話,孩子的發展問題,是親人們所關心的,出現問題就說明孩子的成長還有進步的空間,培養孩子的這種能力是非常關鍵的,爲大家分享教育孩子家長要少說話!

教育孩子家長要少說話1

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播下了什麼樣的種子,孩子未來就會收穫什麼樣的人生。也許,家長在無意間說出的一些話,會在孩子心裏留下深深的傷痕。當個好家長,要少說6句話。

1、“要聽話”“

你要聽話,否則媽媽就不喜歡你了。”不少孩子都被這句話“威脅”過。將愛和教誨附加條件,這樣的愛是孩子無法承受的。中國式教育大多把聽話作爲好孩子的第一標準,讓人從小就不敢表達想法。太聽話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沒有主見,時時取悅別人,很難做自己。因此,父母可以給孩子立規矩,在孩子犯錯時表達自己“很生氣”,但一定要就事論事,而不能附加太多條件,更不要說氣話,才能幫孩子建立安全感和自信。

教育孩子家長要少說話

2、“要孝順”

小米暑假想跟同學去外地玩,姥姥捨不得地說:“好不容易放個假,也不多孝順孝順姥姥,姥姥心裏真難受。”小米低下頭,不情願地說不去了。“百善孝爲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全人類共有的道德基準。教孩子孝順是必須的,但把孝順作爲道德綁架,可能會扼殺孩子的獨立精神。孝順是對長輩的贍養、尊重、照顧,而不是一定要長期留在長輩身邊。爲了讓孩子留在身邊而說出“要孝順”的話,是一種自私的表現。

3、“就你跟大家不一樣”

孩子的世界裏經常會迸發出各種奇思妙想,但不少家長聽了以後都會嗤之以鼻,說“就你跟別人不一樣”,這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必須跟大家一樣,進而失去個性。家長應鼓勵孩子的多元化發展,而不是幫學校製造千人一面的孩子。

4、“別整天琢磨那沒用的”

在不少家長眼中,讀書纔是正事,而養小動物、玩航模等都是玩物喪志。但豐富的.想象力是孩子快樂的資本,也是學習的助推器。假如愛迪生不鼓搗那些瓶瓶罐罐,他又怎麼會成爲大發明家呢?家長以自己的標準和判斷去要求孩子時,不僅扼殺了他們的天性,還會傷害他們的自信心。在這個社會裏,學知識固然重要,但有自己的特長和創意更顯珍貴。

5、“少管閒事”

看到路上有垃圾、花園裏的草木被風吹倒了、老奶奶蹣跚過馬路,很多孩子都會主動去撿、去扶,但一些家長卻以“少管閒事”爲由來制止孩子。日久天長,孩子可能會對身邊的人和事漠不關心,失去了公德心,長大後容易成爲孤家寡人。

6、“養你有什麼用”

當孩子做錯事、考試考砸時,許多父母會恨鐵不成鋼地說:“我養你有什麼用”,但常說這類話,一方面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另一方面會讓他們產生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產生“我真的沒用”之類的想法,失去自信。

教育孩子家長要少說話2

1、少說“別”,正面講

晚飯後,依依自告奮勇地幫忙拖地板。他用自己的小水桶接了滿滿一桶水,正要拎出衛生間,媽媽大喊一聲:“別動,別打翻了!怎麼裝這麼滿呢!”大人總是不信任孩子,老覺得不提醒孩子,他們很容易把事情搞砸。但我們經常發現,越是擔心一件事,這件事情就越是會發生。

教育孩子家長要少說話 第2張

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魏格納曾做過一個試驗:他要求參與者嘗試不要想象一隻白色的熊,結果人們的思維出現強烈反彈,很快在腦海中浮現出一隻白熊的形象。這就是“白熊效應”,體現了一種心理暗示。同樣的,家長越是告訴孩子“不要打翻”,越會在孩子的腦海中勾起“打翻東西”的場景,以及爸爸媽媽暴跳如雷的畫面。心中一緊張,水桶不由自主真的被打翻了。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心想事成”真的能實現。類似的,“不準大吵大鬧”、“不可以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別這麼沒禮貌”……這些話體現了“繞遠路”的思考方式,對孩子來說,理解起來相當困難。家長不如一開始就告訴孩子“少接點水”,更直接了當。用“保持安靜”代替“不要吵鬧”,用“慢慢走”代替“不要跑”,用“離開那裏”代替“別靠近”。簡言之,“警告”太難理解,“直接鼓勵”效果更好。

2、少質問,多引導

小琪下午跟媽媽去早教班,路上遇到了鄰居牛阿姨。媽媽讓小琪打招呼,小琪有點沒睡醒,聲音很小。晚上回家,媽媽怒氣衝衝地質問小琪:“下午爲什麼不跟牛阿姨打招呼?”爸媽動不動就問孩子“爲什麼”、“怎麼又”,這背後通常隱藏着指責、焦躁、不耐煩。而孩子心裏或許都不知道“爲什麼”———“我不爲什麼沒打招呼啊,就是沒睡醒嘛!”可面對家長的質問,孩子又不得不找個理由來搪塞。質問會讓孩子害怕,選擇“說謊話”。

其實,讓孩子思考“怎麼做”,比質問更好。比如小琪媽媽可以這樣問:“見了叔叔阿姨該怎麼做呢?”再比如,孩子不小心做錯事,家長應該正向引導:“你看這個該怎麼做纔好呢?我們一起看看還有什麼辦法。”家長心平氣和的語氣、建設性的態度,能讓孩子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理念,今後遇事不會火冒三丈,更不會用撒謊來逃避責任,成爲一個有教養的人。

3、少畫X,多畫√

維維在客廳牆上畫了一隻小貓,媽媽下班回家看到了,頓時火冒三丈,指責說:“你怎麼又在牆上亂畫,真不聽話!”當父母武斷地給孩子的品格下定義時,孩子心裏會出現“自己=壞孩子”的公式。直接進行人格、品行等方面的否定,是造成孩子不乖的重要原因之一。大人尚且不能被隨意貼上“壞標籤”,何況內心如一張白紙般的孩子呢?

家長正確的做法是指正孩子的錯誤行爲,而不是人身攻擊。只有糾正行爲而不否定人格,孩子才知道錯在哪裏,纔會進步。建議家長批評時對事不對人,要說“在牆上亂畫是不好的行爲”,這句話針對的是不好的行爲,孩子本身不是壞的。孩子就像幼小的植物一樣,受到光照纔會成長得更好。幼兒園之所以會用“小紅花”來鼓勵孩子,是因爲針對幼兒的正向刺激往往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因此,家長也要多給孩子畫對號,少打叉。

TAG標籤:#家長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