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摩登都>親子互動>育兒寶典>新生兒都有那些症狀

新生兒都有那些症狀

摩登都 人氣:1.87W

新生兒都有那些症狀,新生兒出生之後,因爲抵抗力差,如果照顧不當,就很容易生病。而新生兒生病的症狀是非常多的,那麼新生兒都有那些症狀?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

新生兒都有那些症狀1

新生兒疾病初起症狀常不典型,且變化快,稍有疏忽,即可能造成嚴重後果,應嚴密觀察。

因此,對新生兒常見症狀應有所瞭解:

1、腹瀉、厭食、腸脹氣

因消化系疾病引起,如餵養不當、新生兒流行性腹瀉,全身性疾病如感染等。腸脹氣應除外畸形、梗阻。

2、煩躁、嗜睡

爲中樞神經系統常見症狀,如顱內出血、腦膜炎、其他系統感染及敗血症等。

3、發熱與體溫不升

(1)環境溫度變化

可因環境溼度的變化引起,也可因衣被過暖或室溫較低造成。

(2)脫水熱

因脫水所致體溫升高,給足夠水份,體溫即下降。

(3)感染

臍部面板感染及肺炎等。

新生兒都有那些症狀

4、抽搐

全身性抽搐較少見,常爲皮層下發作,表現爲陣發性瞬目、眼球轉動或震顫及口頰部抽動等。

多見於:

(1)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顱內出血、腦膜炎、核黃疸及腦發育畸形等。

(2)破傷風

常於出生後4~6天出現,伴牙關緊閉、抽搐、角弓反張等。

(3)代謝紊亂

低鈣血癥,出生後一週內出現煩躁不安、驚跳、震顫、屏氣、喉痙攣以至驚厥;

低血糖,多見於早產兒、小樣兒、過期產兒、母親患有糖尿病等,於出生後數小時至一週內出現震顫、陣發性紫紺、反應遲鈍、厭食、哭聲弱及體溫不升等。

5、呼吸暫停

首先考慮爲顱內出血及腦膜炎等,其次可因呼吸中樞發育不成熟所致,特別是早產兒,呼吸肌力量較弱,呼吸不規則,可出現紫紺。

6、嘔血、便血

可因產時吞入產道內血液,或因爲母親乳頭皸裂出血與奶一併吸入,另應檢查嬰兒口鼻有無出血。有時則因新生兒自然出血症,可於生後2~3天出血,以消化道多見。敗血症也可出現消化道出血。

新生兒都有那些症狀2

1、呼吸不規律:新生兒的呼吸不但淺表,而且也無規律,有快慢不均現象。這主要是新生兒肋間肌軟弱、鼻咽部和氣管狹小,肺泡適應性差,呼吸主要靠膈肌的升降,所以新生兒以腹式呼吸爲主。

胸式呼吸軟弱且淺,新生兒每次呼氣與吸氣量均小,不能滿足機體對氧的需要,所以呼吸較快,每分鐘可達40-50次,這屬生理現象。

警示:若有咳嗽、面色發紫、口吐泡沫,應及時就診。

2、下巴抖動:新生兒出現下巴不自主的抖動,不伴其它症狀,屬正常生理現象。這是由於新生兒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善,抑制功能較差。

警示:寒冷季節注意保暖,以免由於小兒受冷而出現下巴抖動。

3、打噴嚏:新生兒偶爾打噴嚏並不是感冒的症狀。新生兒鼻腔內血運豐富、鼻腔狹小、鼻臉短,有外界微小物質,如棉絨、絨毛、塵埃等均可刺激鼻粘膜引起打噴嚏,溢奶返流至鼻腔中,也可引起噴嚏。

洗澡後小兒受冷氣刺激,也可引起打噴嚏,媽媽不必擔心,注意保暖就是了,且莫動輒服感冒藥。

警示:若有流鼻涕、咳嗽,應及時就診。

4、溢奶:新生兒的胃是“橫躺”的。食道與胃連接處的賁門以及胃與十二指腸連接處的幽門幾乎處在同一水平面上。

另外,新生兒胃的容量較小,賁門肌肉發育也尚未完善,關閉不嚴,容易引起胃內奶汁倒流。

新生兒都有那些症狀 第2張

尤其是餵奶後立即換尿布,哭鬧或多動時更會發生溢奶現象。有時用奶瓶餵乳汁或水時,由於其奶瓶的乳頭沒有被完全充滿,致使小兒吸入空氣,造成胃體膨脹而引起溢奶。

警示:溢奶不同於吐奶,吐奶量較多,像噴出來一樣,是一種病態,應去看醫生,溢奶是生理現象,注意餵奶技巧,喂後輕輕抱起小兒,頭靠在母親肩上,用手拍其背部5~10分鐘,待聽到打嗝聲再放到牀上。

餵奶後不要馬上換尿布,不要讓小兒哭鬧,取右側臥位可減少溢奶。

5、女嬰陰道出血:女嬰於生後一週左右陰道有少許血性分泌物或粘液屬正常現象。這是由於胎兒在體內受母體雌孕激素作用,出生後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使子宮及陰道上皮組織脫落,醫學上稱爲“假月經”,屬正常生理現象。

警示:要注意外陰的衛生,可用小棉籤沾溫鹽水輕輕抹洗。

6、乳腺增大:母親懷孕後,體內孕激素、催乳素等含量逐漸增多,直到分娩前達到高峯。這些激素能促進母體乳腺發育和乳汁分泌,胎兒在母體內透過胎盤受到影響。

因此有的新生兒會出現乳房增大。出生後來自母體的激素消失,增大的乳房也就漸漸消失了。因此父母切忌緊張。

警示:不要擠乳頭,以免發生感染。

新生兒都有那些症狀3

新生兒各種症狀及處理方法

1、眼睛癢、總流淚

結膜炎經常在感冒後產生,它多是由細菌或病毒引起的。

通常有下面的症狀:寶寶白眼球泛紅;眼裏常是溼潤的,這多半是病毒引起的結膜炎;眼裏常有白色或黃色異物,這多半是由細菌引起的;早晨,寶寶的眼皮常粘在一起;寶寶因爲癢常揉眼睛。

媽媽可以採取的措施:

a、將寶寶的眼睛擦乾淨。

方法:每天擦洗寶寶的眼睛2次,可以用浸水的棉球擠乾淨後,從寶寶的內眼角向外輕輕地擦拭,換另一支棉球擦另一隻眼睛。

b、將寶寶的毛巾與家人的分開。

c、寶寶揉了眼睛後要洗淨寶寶的手,媽媽也別忘了忙完之後要洗淨自己的手。

偏方:在乾淨的棉球上滴幾滴母乳,輕敷寶寶的眼睛。母乳有天然的抗菌效果,能幫助寶寶早日康復。

2、長牙時疼痛難忍

一些寶寶長乳牙時並不很痛,而另一些卻恰恰相反。6~9個月間,寶寶開始長出第一顆牙齒,至3歲時20顆乳牙纔會全部長齊。

寶寶長乳牙時會有較多的口水;有時雙頰漲紅,還用力地拉自己的耳朵;經常哭哭啼啼。

媽媽可以採取的措施:

a、給寶寶些硬的東西去咬。讓寶寶咬着大塊的涼蘋果或胡蘿蔔以減輕他的牙牀腫痛。

b、多給寶寶喝涼開水。

3、耳朵癢並引起發燒

中耳炎是寶寶常見的疾病,寶寶看上去不開心也不想吃奶,耳道里有粘粘的液體,發燒,上吐下瀉。

媽媽可以採取的措施:

a、用浸過熱水的棉球輕輕地將寶寶耳垂上的異物清理乾淨,注意不要擦到耳朵裏。

b、給寶寶洗頭或洗澡時注意不要讓耳朵進水。

偏方:讓寶寶感染了的耳朵枕在暖和柔軟的布上以減輕他的疼痛。

4、扁桃體腫脹不舒服

寶寶患了扁桃體炎,主要症狀有:嗓子不舒服,發燒,扁桃體變紅變大。

媽媽可以採取的措施:

a、多給寶寶喝開水。

b、給寶寶喂質軟易吞食的食物。

新生兒都有那些症狀 第3張

新生兒的護理重點有哪些?

1、新生兒保暖

居室的室溫應保持在22-24C,相對溼度60%-65%。冬季若室溫過低,可使新生兒體溫不升,引起寒冷損傷,甚至危及生命,夏季若室溫過高,又易引起失水或發熱。

因此應注意環境溫度,也該注意衣被的'厚薄,不可包裹過緊,使體溫維持在36~37℃之間即可。

2、新生兒餵養

正常的新生兒出生後半小時內應開始吸吮母親乳頭,不要晚於生後2小時內,因爲早開始吸吮可促乳汁分泌;哺餵可以不必強調定時,可根據嬰兒的需要餵奶。

如果因某些原因無法母乳餵養,可採用配方奶餵養,每4小時喂一次,每次60~90 mL,不主張喂糖水,必要時可喂少量白開水。

3、新生兒護理

注意面板清潔,臍帶脫落前不可將新生兒放入水中洗澡,臍帶脫落後可放入水洗澡,要保持臍部乾燥清潔。

每天洗澡,少用肥皂,防止擦損,面板皺褶處可塗紫草油,不宜用爽身粉。新生兒衣服宜用柔軟的棉布製作,要寬鬆便予穿脫,不宜用帶子或橡緊捆綁,以免影響胸廓和肢體的發育。

4、新生兒體位

吃奶後要拍嬰兒的背部,促使其排氣,睡下時向右側臥,避免吐奶,以後要經常變換體位,不宜長時間仰臥,也可以俯臥有益於呼吸功能的發展。嬰兒的牀要用平板牀,不要用枕頭。

5、預防新生兒感染

儘量減少不必要的人接觸新生兒,避免感染,室內要清潔通氣,不能有煙味或油味。母親或護理人員若患感冒,要戴口罩以免傳染。此外要爲新生兒接種卡介苗,生後第一天要接種乙型肝炎疫苗。

新生兒常見的生理現象有哪些

1、生理性體質量下降。

新生兒生後幾天由於吃奶少,排出胎糞和小便,又透過呼吸和麪板蒸發水分,體質量可能短時下降,通俗稱爲”縮水”。

醫學上叫”生理性體質量下降,一般只下降出生體質量的6%左右,大多在生後7-10天就能恢復到出生體質量。如果下降很多或恢復得遲,就應請保健人員診治。

2、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約75%-85%的新生兒在生後第二天開始面板發黃,逐漸加深,在1周左右黃疸最明顯,以後慢慢消退,大多在2-3周內黃疸完全消失,這種現象稱爲生理性黃疸,不需要特殊治療。

如果黃疸出現在生後第一天或3周還不消退,或退後又出現,那就應立即去醫院診治。

3、新生兒乳房腫脹。

男女新生兒在生後5-7天,可見兩側乳房腫脹,甚至有少許乳汁分泌,這是正常生理現象,家長不必擔憂,一般2-3周後會自行消失,不需要處理,更不可擠壓,以免引起乳房感染。

4、新生兒陰道出血。

女嬰在生後5-7天左右,會出現陰道少量出血,稱爲”假月經”,持續1~2天自行恢復,這是正常生理現象,不必驚慌,也不需要治療,但應注意會陰部的局部清潔衛生。

5、新生兒啼哭

啼哭是新生兒的一種本能反應,也是一種運動,可以促進肺的發育,所以新生兒啼哭不一定是病態。

由於出生後對環境不適應,新生兒不分黑夜和白天,往往白天安睡,夜間啼哭,出現夜啼的特殊症狀,俗稱”夜啼郎”。

那麼怎麼辦?只要嬰兒吃奶正常,體質量增加,沒有其他病症,就不必治療,可以在白天適當逗醒小兒,不要抱不離手,夜間睡前餵飽,環境安靜,即能隨着新生兒日齡的增長,啼哭症狀會日漸好轉。

當然,如果一直哭啼不止,或伴有其他異常時,就應立即送醫院診治。

新生兒都有那些症狀 第4張

嬰兒的口腔如何清潔護理

1、新生兒期的口腔護理

(1)整個新生兒期(初生至28天),應喂寶寶喝少量溫開水,以清洗口腔。

(2)無論母乳或人工餵養,每次吃完奶,要養成喝少量白開水的習慣,尤其是寶寶發燒、感冒時,更應勤喂溫開水。

(3)人工餵養的寶寶,如果吸奶速度較慢或者吃吃停停時,媽媽不能用橡皮奶頭去頂寶寶的口腔黏膜,催促寶寶吸吮,這樣頻繁操作,容易損傷寶寶的口腔黏膜。

(4)嚴格保持奶頭、奶具的衛生。母乳餵養的寶寶,媽媽保持乳頭的清潔很重要,每次哺乳前,應用肥皂清洗雙手和乳頭,擦試乳頭的毛巾要先用熱水消毒。人工餵養的寶寶,奶瓶及奶嘴均要用清水徹底沖洗乾淨後再使用。

(5)衝調的奶粉溫度要適當,喂之前先在手臂上試一下溫度。如果奶溫較高,很容易燙傷寶寶的口腔黏膜。

2、長乳牙前的口腔護理

一般情況下,寶寶出生6個月就會開始長牙(也有更早的),並會伴隨一些不適症狀,如牙齦腫脹、發燒、疼痛等,媽媽就要學會判斷寶寶長牙的不適症狀,並正確護理。

TAG標籤:#新生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