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摩登都>親子互動>育兒寶典>你常逼孩子打招呼嗎

你常逼孩子打招呼嗎

摩登都 人氣:2.2W

你常逼孩子打招呼嗎,當孩子見到熟人不打招呼時,大人通常做法是要求孩子問好,但孩子就是不情願。我們會怎麼做呢?你常逼孩子打招呼嗎?一起來看看。

你常逼孩子打招呼嗎1

個兒小不表示自尊線也很低

每一回聽見大人這樣說孩子,總覺得好不忍心。我曾經是小孩,現在又天天與幼兒相處,深深瞭解被大人說“沒禮貌”的感覺,是一種羞愧,也是一種挫敗。羞愧的是自己不好,嘴巴不甜;挫敗的是自己做不好,讓成人失望。

而這種種的感覺,都得同時在大庭廣衆、衆目睽睽之下,被揪出來。 我常想,沒有任何一個大人受得了自己在大庭廣衆下被羞辱,那爲什麼我們的孩子(幼兒)應該承受呢?爲什麼我們會毫不猶疑的、高高在上的,在衆目睽睽下,責備那身高只及腿或腰的幼兒呢? 或許這其中的重要關鍵就是,我們不覺得幼兒有自尊心。

我們覺得他們那矮矮的身驅裏,沒有太多感覺,沒有太多自尊。所以,我們的話不會讓孩子受傷,就算受傷,也是一點點。此外,成人的話是一種教導,“孩子就是要教!” 更或許,在我們小時候,我們的自尊心也被默視了,所以現在長大了的我們,也看不見幼兒的自尊心?我們看不見那站在巨人叢裏的小小孩,對陌生人的畏怯。

我們看不見小小孩的罪惡感,因爲連他心愛的爸媽(甚至爺爺奶奶)也覺得他不夠好,在所有大人的注視下數落他。 是的,在衆人面前數落孩子,“教孩子”的責任是盡到了,絕對不會落人口舌。

在所有的目光下直貼孩子標籤(沒禮貌、太吵、不聽話……),“警惕孩子”的.目地達成了,好像離“好孩子”的目標也愈來愈近。但是羞辱有用嗎?以羞辱爲手段的幼兒教養,會有什麼問題呢?

你常逼孩子打招呼嗎

一、語言的暴力

在以羞辱爲手段,所遇見的第一個弔詭,是語言的暴力。假如我們的社會體系認爲讓一個人羞愧,會很快的收到教養功效,那直接面對面的運用“沒有禮貌、你將來完蛋了、你這樣沒人會喜歡你、你真麻煩、真倒黴生到你……”等的語言,也就理所當然!

這類的語言,直接攻擊個人的自尊,讓人覺得渺小、一無是處,所達成的效果就是羞愧。孩子生活在這類的語言下,所成就的是大人的願望,所犧牲的,是孩子自身的尊嚴。 傷害孩子的尊嚴,最大的影響就是孩子覺得不應該正視自己的想法、情緒和感覺。

傷害孩子的尊嚴,所帶來的長遠影響是,他們日後也不會正視他人的想法、情緒和感覺。這樣的輪迴,所帶來的默視情緒,甚至情緒傷害,永無止境。

二、忽略孩子的成長需求

小小孩對陌生人的畏怯和害羞,是與生俱來保護自己的能力。你一定記得,你的嬰兒在五個月大前,任誰抱都可以。但在六個月大前後,突然間,除了媽媽(主要照顧者)外,好像看誰都不順眼,誰抱他,他就扭頭大哭。

我們通常都以“陌生人焦慮”,來形容這個現象。 雖然這個焦慮,會在一歲半後,逐漸淡化,但隨着年紀漸長,在面對陌生人的那一剎那,他們會有一些直覺的警覺。他們會靜靜的看着陌生人,好像是在以自己的感覺,去感受、去觀察“這個人安不安全?”、“他對我好不好?”。

“陌生人焦慮”讓孩子只接近對他成長有利的人,讓自己與那個人產生情感上的連結和依附,並從那個依附裏發展安全感。而在幼兒階段養成的警戒,又何嘗不是與生俱來保護自己的能力,透過那樣的能力,逐漸學會分辨他人、信任他人。

只是很遺憾的,許多成人在引領幼兒接觸他第一次遇見的人時,會忽略掉幼兒的這個觀察,這道“安檢”過程。更讓孩子擔心的是,他還來不及反應,這個陌生人,就會靠他很近,摸他的頭、拍他的臉。雪上加霜的是,在錯愕下,自己心愛的爸媽(主要照顧者)還責備他“小孩子不能沒禮貌、害什麼羞嘛、不聽話、讓大人丟臉……”。

在這幾重因素下,孩子會認爲自己的感覺和想法重要嗎?大人怎麼想,小孩也該立即這麼想;大人認爲要有禮貌、見人就得嘴巴甜的叫人、打招呼,那小孩也該立刻這麼做。孩子會認爲不這樣聽話,就不是好孩子,不是嗎?

你常逼孩子打招呼嗎2

一、不打招呼就是沒禮貌?

記得有一次,家裏來了很多親戚朋友,大部分都是朵朵不認識的,有些親戚還給朵朵帶了禮物,其中有朵朵喜歡的芭比娃娃。

朵朵的爺爺一時興奮,硬是拉着朵朵出來跟大家打招呼,朵朵抿着嘴,就是不說話,這時爺爺笑嘻嘻地開了個玩笑:“朵朵不問人,沒禮貌,玩具不送給你了!”結果朵朵小嘴一噘,說:“我纔不要!”然後就跑回房間了。此後那個玩具一直都束之高閣,朵朵碰都沒碰過。

實際上,朵朵並不是沒有禮貌。如果是她熟悉的朋友,每次見面她都會奔跑過去迎接,有時候甚至會給朋友一個大大的熊抱,大膽表白:“你最近去哪兒啦?好久沒見你,我都想死你了!”

因此,給孩子貼上“沒禮貌”這個標籤肯定是說不過去的,孩子的心理比我們想象中的要更敏感一些,我們在客人面前數落孩子,隨意給孩子貼標籤,難道我們就很懂什麼叫禮貌嗎?

你常逼孩子打招呼嗎 第2張

二、孩子不打招呼背後的原因

1、害羞焦慮。孩子遇到陌生人,或處於自己陌生的環境中時,會本能地表現出畏怯和害羞。有些孩子天生比較活潑,在陌生的客人面前會很放得開,但每個孩子天生的氣質個性都不一樣,不能要求每個孩子都做到大膽嘴甜。請把孩子的害羞當回事,如果她害怕地躲到你的背後,不要強拉着她站在衆人面前。

2、不喜歡。孩子不願意親近一個人,理由通常很純粹,僅僅是因爲不喜歡而已。如“這個人的鬍子好可怕”、“她看起來很嚴肅”或“他好像一點都不喜歡我”。逼着孩子去跟他不喜歡的人打招呼,孩子的內心不僅會很抗拒,同時會因父母不理解自己而感到無助。

3、不理解打招呼的意義在哪。如果我們不喜歡一個人,但礙於情面等原因,我們會硬着頭皮,笑嘻嘻地跟這個人同桌吃飯,互留聯繫方式,完了以後跟別的朋友吐槽:“哎,我那天遇到一個奇葩”……但孩子不能理解這種交際的意義是什麼,明明就不喜歡,爲什麼還要勉強自己?或許在這一點上,我們要反過來學學孩子。

三、別再用所謂的禮貌,來坑你的孩子

除了逼孩子打招呼,我們還會透過各種形式,來逼自己的孩子講禮貌,例如“你是姐姐,要讓着弟弟妹妹”,“幫阿姨倒杯茶,你最乖了!”甚至一邊恭維別人的孩子,一邊要求自己的孩子有樣學樣“你看XX哥哥多懂事,你要向他學習”……

我們常常自戀地認爲這樣做是對的,不僅可以將客人捧得很高,還達到了教育孩子的目的。如果孩子表現不好,我們會給孩子一句評價“真沒禮貌”;如果孩子表現好,我們便會稱讚孩子“真棒”、“真乖”、“懂事”、“聽話”……我們不斷地在孩子面前輸入自己的價值觀,孩子以後便慢慢學會了討好和迎合你。

慢慢地,只要是別人覺得很棒的行爲,孩子都會毫不猶豫地去做,而不考慮這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磨滅孩子的本性其實很簡單,不斷給孩子貼標籤就是了。

四、這樣教育,孩子會變得任性、不懂禮貌嗎?

或許有的媽媽會感到困惑了,這樣教育,孩子會成爲一個任性、不懂禮貌的人嗎?

孩子處於性格塑造期,很多東西的確需要我們引導,孩子才能理解並且學會。

但我從來不認爲在衆人面前教育(實際是數落)孩子,會有多少積極正面的效果,並且相比起口頭教育,以身作則的效果不知道要好多少倍。(關注微信訂閱號:朵媽親子時光,聊聊親子育兒那些事)

如果你希望孩子學會跟人打招呼,可以透過講故事、做遊戲等方式,讓孩子知道這是一種禮貌的行爲,而不是在見到客人的時候,纔來指責孩子不懂禮貌。並且,如果孩子不喜歡跟某個人打招呼,那就不要強迫了,比起一句違心的“叔叔阿姨好”,讓孩子慢慢熟悉這個人,自熱而然地建立起他們之間的關係,這不是更有意義嗎?

可能在生活中家中有孩子的家長會遇到這樣的事情,覺得客人來到家裏應該爲客人着想,主動的去和客人問候這樣才顯得講禮貌從小懂禮儀,但往往這些都是孩子第一次遇到這種場合,覺得心裏上沒有做好實際的準備,所以家長要在日常循序漸進的去教育和鍛鍊纔可以。

TAG標籤:#打招呼 #你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