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摩登都>親子互動>育兒寶典>帶功利性的教育會危害孩子

帶功利性的教育會危害孩子

摩登都 人氣:1.28W

帶功利性的教育會危害孩子,孩子的發展問題,是親人們所關心的,面對不易解決的問題,孩子可以尋求家長的幫助,都說“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所有家長們一定要把握好時機。帶功利性的教育會危害孩子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帶功利性的教育會危害孩子

帶功利性的教育會危害孩子1

現在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逼着他們學這學那,生怕他們輸在起跑線上。而各級各類學校也是這樣,招收學生,不是看你品德怎樣,學習能力怎樣,而是看你數學、英語、作文有沒有獲獎,音樂、美術、體育……有沒有八級十級證書、全國獲獎證書。孩子們從小就爲獲獎、爲拿證書而學習,這種學習方式對他們的未來是有利還是有害呢?

李躍兒:兒童學畫畫,西方國家的家長很少抱有功利的目的。他們是爲讓孩子得到精神享受,以及受到藝術薰陶而學畫畫。而中國的家長卻不是這樣,他們會認爲這是“白花錢”。在中國,一提到藝術教育就是學畫畫、學鋼琴,而且一定要考到九級十級纔算見到了成效。可他們不知道,一味地追求多出“成效”、快出“成效”會給孩子造成怎樣的傷害。

我有個朋友的侄子,本是一個小天才,卻被他的父母折騰壞了。

朋友給我看這孩子幾年前畫的畫。我驚呆了……這個孩子,在五六歲的'時候就能把人的內在的精神透過線條表達出來,這對孩子來說簡直就是奇蹟。比如畫他爺爺補鞋,扎針時使的那種勁兒,嘴抿起來、目光凝視、眉頭緊皺的樣子,往鞋裏扎針時每根手指的配合,手指的細節,手與腳的那種協調與呼應,全都畫得活靈活現,甚至連比例都畫得非常準確。最讓人驚奇的是,他竟然能把人的受神經指揮的那種感覺表現出來……

就是這樣一個天才,後來一到學校就想吐,不願上學了。問原因,朋友說,一是天才兒童過於敏感;二是孩子性格中有過分追求完美的因素。我從朋友的隻言片語中瞭解到一些資訊,覺得問題不是出在孩子,而是出在大人身上。因爲這孩子小時候太優秀了,大人的心勁也大,就像大多數家長那樣非要把孩子培養得如何如何。爲了讓孩子更有出息,孩子的媽媽一下就給孩子報了四個興趣班,整個週末,大人與孩子都在疲於奔命。你想想,這樣被動地圍着父母的意志轉,孩子能不厭煩學習嗎?孩子的爸爸的教育觀念就是讓孩子聽話,爲了建立父親的威嚴,動不動就打就罵,搞得孩子見了他就像看見一頭兇猛的獅子一樣。

這樣的父母,他們從不把孩子當獨立的人看待,他們只是把孩子當實現自己理想的工具。爲了表現大人多麼有能耐、多麼會教育,他們天天逼着孩子學這學那,還要孩子多出成績、快出成績。孩子願不願學、高不高興、身心有沒有受到傷害,他們是不予考慮的。

以獲獎、拿證書爲目的的文化教育、藝術教育對當今社會的危害真是太大了:它使得老師急功近利、家長急於顯示、孩子急於求成;大家都不把目光放在長遠的未來,而是放在眼前的獎狀和證書。這樣做的結果,即使孩子小時候是個獲獎專業戶,但一旦長大成人,喪失了作爲孩子的年齡優勢、技術模仿優勢,就會變得什麼都不是——既成不了優秀人才,也成不了創作人才,甚至連普通人才都成不了。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

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是一樣的,有的孩子接收能力快,可能多學幾樣對其還有好處,可是有的孩子接收能力慢,學的多了,會讓其感到煩,更是連學校的基礎內容都排斥。所以做爲家長,要把握好度,根據實際情況來適當安排孩子的學習行程。

帶功利性的教育會危害孩子2

近日,教育部發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公開徵求意見。其中針對5~6歲學齡前兒童指出,“能透過實物操作或其他方法進行10以內的加減運算”。教育部表示,實施《指南》原則之一就是要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嚴禁“拔苗助長”式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是近年來在青少年教育中廣爲流傳的名言與口號。遵循兒童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讓其健康發育,雖然是人人都懂的大道理,卻未必能成爲家長們的共識。基礎教育的超前化與重壓,顯然已成爲當下幼兒教育中的熱點和難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公開徵求意見,也算適逢其時,有其必要性。

譬如“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這些屬於幼教範疇的教育話題,借徵求意見稿的東風,自可以有明晰而科學的判斷與認識,這對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子女過度期盼及超前教育的家長們,可謂是及時的提醒與勸慰,有彌足珍貴的意義。問題是,目前超前教育中出現的種種怪象與過熱問題,僅僅是因爲家長們不知道“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嗎?說句老實話,在資訊浪潮裹挾下的父母們,雖有急功近利的倉促與功利,但大約還不至於愚鈍呆笨,“拔苗助長”式的各類超前教育,與其說是家長們缺乏科學詳細的參考,倒不如說是現實所迫的無奈之舉。要知道,如今擇校熱依然如火如荼,甚至從幼兒園上小學,也已是非考不行,“擇優錄取”。在這樣的壓力之下,不少幼兒園開始開設所謂的“小學班”,用小學的教育方式來教育學生,有的幼兒園甚至已經開始講授小學課程。

《“幼升小”名校試題精選》曾經成爲讓衆多教育家和學者爲之譁然的瞠目事件,在現實諸般壓力之下,“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見怪不怪,並漸成爲一種潮流和趨向。這絕非是一個好現象。在急功近利的喧囂中,孩子不能被綁架,併成爲功利社會和不按照教育規律成長的犧牲品。本該嬉笑遊樂的快樂童年,不能成爲習題與考試重壓的歲月,也不能成爲各種培訓班和特長班的角逐場。這不僅是對孩子的童年負責,也是對孩子未來的成長負責。很難想象,沒有快樂童年的孩子,沒有歌聲與笑語的日子,會一路陽光,恣意燦爛。

因於此,《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徵求意見稿有其必要性,但更需提醒的是,嚴禁“拔苗助長”之類的要求導向,絕非只訴與家長聽。對於教育主管部門,對於整個社會,如何去營造和引導健康、科學的幼兒教育環境,給孩子們一個天真、快樂的童年,顯然是《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徵求意見稿必須考慮和重視的內容。

TAG標籤:#教育會 #功利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