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摩登都>健康養生>女性健康>氣血不足的症狀有哪些表現怎樣調理

氣血不足的症狀有哪些表現怎樣調理

摩登都 人氣:3.97K

氣血不足的症狀有哪些表現怎樣調理,氣血不足是女性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女性朋友一旦出現氣血不足的現象就會導致整個人失去精神,那麼你知道氣血不足的症狀有哪些表現怎樣調理嗎。

氣血不足的症狀有哪些表現怎樣調理1

1、牙齦出血。早上刷牙總是牙齦出血,如果不是患上了牙周炎等口腔疾病,那就是氣血執行不暢,氣血不足了。

2、面板粗糙、暗淡、易長斑。一個人的氣色好不好是可以直接從面部面板上看出來的,氣血足的人面板健康有光澤,而氣血不足的人,則是面板粗糙、非常暗淡,甚至還經常長斑,我們說的肝氣鬱結容易長斑就是這個道理。

3、頭髮枯黃、開叉。如果頭髮常年枯黃、開叉,而且開叉剪了沒多久又長,還容易掉髮,這就說明體內氣血不足了,要及時補氣養血,頭髮才能健康。

4、失眠夢多。一段時間內都失眠或者是每晚都做夢,就要警惕自己的身體狀況了,很可能是氣血不足導致的。

5、手腳冰涼。常年手腳冰涼的人一般都是氣血不足,氣血不通,導致血液無法供應至手、腳這些離心臟比較遠的地方。

6、眼睛有血絲、眼白渾濁。氣血不足的人,眼白容易變黃、變渾濁,而且經常眼睛裏面有紅血絲。

7、運動易倦、胸悶氣短。運動的時候需要消耗大量氧氣,氣血不足的話就會導致供血不足,所以容易感覺到累,胸悶氣短。

如果上面列舉的症狀大部分都有的話,就需要調理身體、補充氣血了。那麼如何調理才能補充氣血呢?

1、枸杞子。枸杞子性甘、味平,歸肝、肺、腎經,能夠保肝養血,潤肺滋腎,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中藥。很多人都有過“保溫杯裏泡枸杞”的經歷,是很多養生達人常用的養生方法。

氣血不足的症狀有哪些表現怎樣調理

枸杞子具有很好的養肝補血效果,每天堅持吃幾顆枸杞子,或者將枸杞子與紅棗搭配泡水,有助於補氣養血,提升精氣神。

2、黃芪。《藥性歌訣》裏面這樣形容黃芪,黃芪入藥,爲強壯劑,具有益正氣,壯脾胃,排膿止痛,活血益胃的功效,能夠疏肝理氣,補氣固表,使氣血通暢,提升氣色。

3、西洋參。西洋參味甘微苦,是涼性中藥,具有補氣養陰、清熱生津的功效,對氣虛、內熱、肺虛咳嗽具有來哪個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經常以西洋參入膳,有助於保護心血管系統、降低血液凝固性,促進血清蛋白和紅血球的生長,能夠補氣養血,緩解氣血虧虛的症狀。

4、桂圓。《滇南本草》中提到,桂圓乾可養血安神、長智斂汗、開胃益脾,是補氣養血的佳品,對於體虛、貧血皆有良好的食療效果。

有氣血不足症狀的人,可以平常多吃一些桂圓乾,或者用桂圓乾和紅棗搭配泡水喝,堅持一段時間,就能感受到氣色的提升和身體的活力。

氣血不足會使得整個人沒精神,還會導致脫髮、長斑、易疲倦等症狀,所以平常養生一定要注意補氣養血改善血虛、體虛的情況,上面羅列的4味中藥能夠幫助你補氣養血、提升氣色,平常可以用來泡水喝。

氣血不足的症狀有哪些表現怎樣調理2

食療養氣血

用食療來養氣血是很好的方法,可以滿足食慾,對身體健康也是很有好處的,吃的好了身體才更健康。

女性日常應適當多吃些富含“造血原料”的優質蛋白質、必需的微量元素(鐵、銅等)、葉酸和維生素B12等營養食物。如動物肝臟、腎臟、血、魚、蝦、蛋類、豆製品、黑木耳、黑芝麻、紅棗、花生以及新鮮的蔬菜、水果等。

情志養氣血

當女人每天心情愉快,性格開朗時,不僅能增進自身機體的免疫力,而且有利於身心健康,同時還能促進身體骨骼裏的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起來,使得女人面板紅潤,面有光澤。所以,應該經常保持樂觀的情緒。

運動養氣血

充足的運動可以讓氣血更活絡,人的氣色也更好。因此,女性朋友可以經常進行一些體育活動,尤其是生育過的女性,適當的運動對氣色很有好處,可以選擇打球、跑步、爬山等。

睡眠養氣血

睡眠對女性來說其作用不亞於任何養生養顏佳品。夜間睡眠是女性身體得以補養陰血“充電”的最好機會。中醫提倡“靜養陰”,女性要靠睡覺來維持靜的狀態

另外,女性養生還講究“以血爲用”,睡眠質量高,則會氣血充盈。保證有充足睡眠及充沛的精力和體力,並做到起居有時、娛樂有度、勞逸結合,謹記不熬夜、不偏食、不吃零食、戒菸限酒。

按摩養氣血

按摩腋窩可助女人養氣血。腋窩有着淋巴結和很多汗腺,同時也有很多的毛細血管和神經。經常按摩腋窩腋窩,能健身抗衰老。腋窩受到刺激後,不僅能使血液循環促進,還能使各個器官得到充分的氧氣與養分的交換,能增強器官的功能。每天只需自我按摩腋窩3次,每次5分鐘左右。此外,按摩後腦和前胸也有養氣血的功效。

女人氣血不足的症狀

眼白髮黃

俗話說“人老珠黃”,即眼白的顏色變得混濁、發黃,有血絲,就可能是氣血不足。眼袋很大、眼睛乾澀、眼皮沉重,也代表氣血不足。

面板粗糙

女性氣血不足,可能會有面板粗糙的情況,面板沒有光澤,可能發暗、發黃,或者是發紅、長斑,這些都表示身體氣血不足,狀態不好。面板白裏透着粉紅,有光澤則是代表氣血充足。

頭髮乾枯

頭髮乾枯、掉髮、發黃、發白、開叉都意味着氣血不足;頭髮烏黑、濃密、柔順代表氣血充足。

氣血不足的症狀有哪些表現怎樣調理 第2張

耳朵有皺紋

耳朵如果呈淡淡的粉紅色、有光澤、無斑點、無皺紋、飽滿,代表氣血充足。而暗淡、無光澤代表氣血已經下降。如果耳朵萎縮、枯燥、有斑點、皺紋多,代表腎臟功能開始衰竭。

手心過熱

如果手一年四季都是溫暖的,代表人氣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熱或者出汗、手冰冷,代表氣血不足。

食指有青筋

如果成人的食指上能看到青筋,說明兒時消化功能不好,且延續到了成年後,這類人體質弱,氣血兩虧;如果掌心下方接近腕橫紋的地方紋路多、深,代表小時候營養差、體質弱,氣血不足。成年後,女性更易患婦科疾病。

牙齦萎縮

如果發現牙齒縫隙變大、越來越容易塞牙,就要注意了,牙齦萎縮代表氣血不足,身體已在走下坡路,衰老正在加快。

易失眠

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勻,一覺睡到自然醒,表示氣血很足。而失眠、驚悸、多夢,一般代表着血虛。

總結:透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對女人養氣血的方法都有了大致的瞭解。除此之外,文中還介紹了女人氣血不足的症狀,希望可以幫到大家。若有類似情況的女性,平時要注意養氣血哦。

氣血不足的症狀有哪些表現怎樣調理3

氣血不足即中醫學中的氣虛和血虛。氣血不足的結果會導致臟腑功能的減退,引起早衰。氣虛即臟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差。氣虛則畏寒肢冷、自汗、頭暈耳鳴、精神萎靡、疲倦無力、心悸氣短、發育遲緩。血虛可見面色無華萎黃、面板乾燥、毛髮枯萎、指甲乾裂、視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夢、健忘心悸、精神恍惚。

氣血不足屬氣血同病。氣血虧虛則會形體失養,以神疲乏力、氣短懶言、面色淡白或萎黃、頭暈目眩、脣甲色淡、心悸失眠、舌淡脈弱等爲常見證候。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其中的“望”,指的就是觀氣色。氣色不好常表現爲臉色蒼白、萎黃,脣色淡白等。這多是因爲氣血不足,而人最怕的就是氣血不足,尤其是女人。

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氣血不足

實際上,透過身體的`幾個部位就能判斷你的氣血是否充足。快來看一下吧

氣血雙虧之主證:面色萎黃少華,少氣懶言,倦怠乏力,頭暈目眩,心悸少寐,食少納呆,舌質淡白,脈濡細。

1.眼睛

眼白的顏色變得渾濁、發黃,有血絲,表明氣血不足。

2.面板

面板粗糙,沒光澤,發暗、發黃、發白、發青、發紅、長斑,表明氣血不足。

3.頭髮

頭髮乾枯掉髮,頭髮發黃、發白、開叉,表明氣血不足。

4.牙齦

牙齦萎縮代表氣血不足。

5.指甲

指甲上出現縱紋,說明氣血兩虧,出現透支,是肌體衰老的象徵。

6.手指

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細細的,則代表氣血不足。

7.睡眠

入睡困難,易驚易醒,夜尿多,呼吸深重或打呼嚕,表明氣血虧。

氣血不足的症狀有哪些表現怎樣調理 第3張

8.運動

運動時出現胸悶、氣短、疲勞難以恢復的狀態,則表明氣血不足。

9.手的溫度

手心偏熱或者出汗或者手冷,都是氣血不足的表現。

中醫如何調理氣血不足

中醫上講:男多氣虛、女多血虛。所以,對於氣血虧虛的男女,在補益氣血時,要有側重。

1、氣虛養生,重在補氣

飲食進補:氣虛體質的人最好吃一些甘溫補氣的食物,如粳米、糯米、山藥、黃豆、薏仁、牛肉等補氣、健脾胃的食物。最好不要吃山楂、檳榔、大蒜、蕎麥、柚子、菊花等。

家居環境:氣虛最重要的就是避風寒,注意保暖;可適當慢跑、散步等緩和的有氧運動,避免過度運動、勞作。

藥物調養:宜選擇益氣的藥物,如大棗、人蔘、黃芪、山藥、茯苓、白朮等用來煲湯;比較有療效的四君子湯,由人蔘、白朮、茯苓、甘草四味藥組成。可做藥膳如四君子煲豬肉湯。

經絡調養:選取關元、氣海、命門、足三裏等補益氣血的穴位進行艾灸。

2、血虛養生,重在補血

飲食進補:平時常吃補血養血的食物,如菠菜、花生、蓮藕、黑木耳、雞肉、豬肉、羊肉、海蔘等。水果可選用桑椹、葡萄、紅棗、桂圓等。多吃紅色和黑色食物,如紅棗、紅糖、紅小豆、芝麻、烏雞等,食用時要注意控制脂肪的攝入,因爲油膩過多會影響營養成分的吸收。

精神調理:要避免勞累,中醫認爲,過度的勞累、思慮等無形因素都會暗中損耗血液,所以血虛的女性要避免過度疲勞,尤其不可過度思慮。血虛體質的人,容易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能集中,因此,在精神調養方面要努力做到注意力集中。

中藥滋補:很多中藥都有補血的作用,如熟地黃、白芍、當歸、川穹、枸杞子、黃芪等,可以將其作爲湯料或茶飲食用。另外,還可以用這些中藥和補血的食物一起做成可口的藥膳,如當歸羊肉湯、四物雞湯等,均有很好的養血效果。

總結:人體氣血充足則百病不侵,面色紅潤有光澤,反之,氣血不足易導致外邪入侵,使各種疾病出現的機率增加,縮短人的壽命,因此想要健康、長壽一定要保證自身氣血哦。

TAG標籤:#氣血 #調理 #